姓柴的名人和有姓柴的吗

2024-08-05 10:53:42
八字起名网 > 八字起名 > 姓柴的名人和有姓柴的吗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姓柴的名人,以及有姓柴的吗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柴云振:两次逃出敌军,只身歼敌百人,战后失踪数十年的特等功臣

1952年10月,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"联合国军"出动数万兵力,在火炮、坦克、飞机的配合之下,对我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上甘岭阵地,发起了猛烈攻击。

上甘岭周边的地形地貌

面对汹涌而来的敌军突袭,志愿军方面迅速调集兵力驰援上甘岭防线,一时间,大批军队向着这片不到4平方公里的防区快速集结。

大战在即,为鼓舞士气,军队进行战前宣誓。在这些年轻战士们的口号当中,除了党、祖国、人民之外,大多会提到一个战斗英雄的名字——柴云振。

“向柴云振学习!”

“为柴云振报仇!”

“和柴云振一样,不怕牺牲!”

向柴云振学习的口号,响彻在上甘岭的山头、坑道、哨所;在这群被柴云振精神所激励的年轻战士们当中,后来涌现出了大批著名的战斗英雄:

黄继光画像

有用身体堵敌人枪口的黄继光、有一人歼敌数百、单兵作战之王的胡修道、有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,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,还有无数个为了祖国、人民牺牲的无名英雄们......

而此刻,这些战士们口中的那位英雄楷模——柴云振,却已失踪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。军功章就摆在那里,却无人领取,柴云振到底去哪儿了?是活着,还是已经牺牲了?

战火纷飞的年代,着实难以查找,柴云振在哪里?成为了一个谜。

柴云振画像

当时部队的领导们原打算,等战争结束之后,花大力气,仔细梳理,一定能够找到这名失踪了的战斗英雄。

然而,谁能想到,这一找,竟足足找了三十多年。

养不起的婴孩儿

1926年农历十月初四夜,川东岳池县顾县场的一户曾姓贫苦农户家中,新添了一名男婴。

与如今许多病房之内,幸福感满满的父亲不同,看着躺在破毡上、怀抱婴儿的妻子,男主人曾明顶此刻的心情有些压抑。

这已经是曾家第五个孩子了,对于这个贫困潦倒的家庭来说,新成员的到来,预示着今后吃到每个人嘴里的粮食,又要少一些了。

曾家是个外来户,在当地没有一块儿农田,曾明顶平时靠着农忙时给人帮工,赚些口粮;农闲时则只能靠捡狗屎卖钱,养家糊口。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饥寒交迫,四个孩子更是饿得面黄肌瘦。

即便今晚妻子分娩身子亏虚,亟需营养,但全家所有人的晚餐,除了稀汤、也只有一个煮熟了的红薯。原本曾明顶想着,毕竟是自己的孩子,全家人勒紧裤带,想办法也得把这个孩子拉扯大。

然而,八个月后,川地军阀混战的战火波及到顾县场,让原本生活艰难的曾家,顿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。

军阀混战下的百姓,穷困潦倒

为了活下去,曾明顶担着孩子们逃到了更加偏远的大佛寺乡。而身边这个刚刚出生八个月的婴孩,却因为一直没有母乳喂养、饥一顿饱一顿,一路颠簸下来,已经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
妻子无法哺育,家里又没啥吃的,眼瞅着孩子就要饿死,曾明顶狠了狠心,跟妻子商量,不如将孩子送给邻村认识的柴木匠。

“放一条生路,总比留在屋里头饿死的好。”

儿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儿肉,即便再穷,谁舍得分开?曾明顶的建议,让其妻子心如刀绞,然而看着家徒四壁的情况,她也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。

最终,在母亲的哭泣声中,这个孩子被抱送到了柴占春夫妇的家中。

小长工、拉壮丁

根据柴家的辈分排行,柴占春给这个养子取了一个名字——柴云正。

这个名字伴随了他二十多年,而其后的一次偶然误会,却使得“柴云振”这个谐音名字,成为了他日后闻名天下的代名。

为了方便起见,我们此处在文中统一称他为“柴云振”。

柴云振画像

小柴云振的养父母待他很好,自打柴云振被抱过来之后,柴氏夫妇便对他精心哺育,待其如同亲生一般。后来,养父又将柴云振送入学堂念书,希望他以后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读书人。在柴云振的记忆里,这段童年的时光,充满了快乐和幸福。

然而,命运总是令人难以捉摸,幸福往往太匆匆,柴云振十岁那年,养父柴占春患病去世了。

因为先前的治病花销巨大,柴家此时不仅陷入了贫困境地,还拖欠了不少外债。被迫退学回家的柴云振,在跟着养母熬了一年之后,只得到当地地主家做长工,干活养家。

那一年,养母抚摸着柴云振的头,万分不舍,她轻声地交待着儿子,去地主家干活千万要小心在意:

“端人家碗,看人家脸,眼头要放机灵点儿,免得挨打受气。”

长工们的活自然少不了,小柴云振很早便被地主叫起来,打扫庭院、割草喂牛、摊晒粮食、磨碎粮麦,干的和其他成年长工一样的粗重工作。

日子就在汗水和辛劳当中,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。

等到柴云振15岁的那一年,他用自己攒下的工钱,外加母亲卖掉陪嫁首饰的钱,终于还清了家里的债务。

母子俩此刻舒了一口气,觉得以后的日子,总应该能好过一些了吧。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,却再次降临到了柴家。

随着抗日战场上不断吃紧,兵员不足的国民党开始强拉壮丁,而乡镇里面的保长更是无良,见到丁壮、甚至不足岁的少年便强行捆绑入伍。

这一天,正在给猪喂食的柴云振,被老长工刘秉承拉到一旁,悄悄告诉他:

“我今天下午到大佛山石寨子替东家给保长送礼,听他正在向保丁交待,今晚就要拉你当壮丁卖!”

柴云振见过那些被拉去当兵的人,各个都是五花大绑,如同押解犯人一般,很多人一去,便杳无音讯,十有八九都成了战场上的炮灰。

听完刘秉承的话,惊慌失措的柴云振跑回家中,与母亲抱头痛哭。柴云振决定逃离此处,另谋生路,而养母却不愿拖累柴云振,坚持留在村里自己讨生活,最终,柴云振只得孤身连夜逃出了村外。

柴云振先前从没有走出过岳池县,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,人生地不熟的他,只记得出门前,长工们给自己的建议:

出去后就一直向南走,沿着嘉陵江,下重庆,长江南岸海棠溪舍家巷里有个醪糟作坊,到那里找一个叫李先奎的同乡,可以投靠他。

就这样,15岁的柴云振跌跌撞撞地走了一个多月,最终摸到了舍家巷那个醪糟作坊门口。

国民党伙夫

面对眼前这个自己并不认识的“老乡”,李先奎迟迟不敢答应收留对方。当时的社会上骗子扒手、地痞流氓那么多,鱼龙混杂,自己这小本生意人,最怕的就是上当受骗。

因此,即便柴云振将自家身份说得非常详细,李先奎还是不敢相认。

抗战时期的重庆

李先奎不肯收留,自己又没处可去,已经饿了两天一夜的柴云振,蹲在作坊门外,看着茫茫的夜色,一时间,竟不知自己接下来该去何方。

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傍晚时分,柴云振遇到了一个熟人。刚从村里逃出来不久的李先位也来此投奔堂兄李先奎,卖完醪糟回来的他,看到了蹲在地上的柴云振,便将他拉了起来,再次进屋找自己的堂兄说情。

有了知根知底的熟人介绍,李先奎这才放下心来,最终收留了柴云振。

自此,柴云振算是在这里安下身来,他原本想,自己做活攒几年钱,等赚够钱了,把母亲也接过来一起享福。

然而一晃五年过去了,柴云振每天起早贪黑,非但没有攒出钱来,又赶上了另一波拉壮丁的高峰。

抗战胜利后,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,为了扩充兵员,国民党在大后方掀起了拉壮丁的高潮。这次,柴云振可没上次那么走运了,被抓入伍的柴云振被分到国民党青年军203师136团1营1连,当了一名伙夫。

在国民党军队当中,柴云振亲眼看到了国民党军队军纪涣散、腐败堕落的情况,自己曾因为拒绝参与赌钱,被排长毒打;还曾因往营地送饭来迟,被副营长抽皮鞭。

内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

看着眼前这支溃烂腐朽的军队,柴云振暗下决心:

找机会,一定要离开这支人民群众痛恨的垮杆队伍。

不久,柴云振便趁着部队战败混乱之际,约了几个老乡,一起携枪逃到了解放区。

在解放区,政府人员给柴云振等人认真讲解了毛泽东同志的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》,以及详细解读了当前解放战争的形势。这让一直对战争深感厌倦的柴云振,第一次感到,为人民而战是无限光荣的。而解放区里,官兵平等友爱、亲密无间的军民鱼水情,让柴云振感到新鲜的同时,也让他的内心感到了深深的震撼。

原本打算回老家务农的柴云振,随后找到了相关负责人,强烈要求加入解放军队伍。1948年1月,柴云振加入了解放军,被编入县独立营二连三排三班。

加入了解放军的柴云振原以为,从此自己便走上了光明大道,然而好事多磨,不久柴云振又落到了国民党的魔爪当中。

跌宕的经历

1948年秋,柴云振带领两位战士去黄梅县和蕲春交界处,领取棉衣、军鞋等战斗物资。结果在此处突遇国民党军队袭击,双方力量悬殊,交战之后,柴云振被国民党军队抓去,关进了武昌战俘营内。

在这里,他受尽了非人的折磨,也接触到了不少革命的仁人志士。特别是一个叫刘云山的革命老同志,在狱中,他一直给柴云振讲述马克思、列宁等革命思想,让柴云振的革命思想得到了深层次的升华和充实。

在刘云山牺牲的前一天,他对柴云振说:

“我不行了,你要坚持出去,投身到解放军当中,为解放全国人民出力.....”

坚持出去,回到解放军当中。柴云振看着铁窗之外,有些疑惑,自己真的能活着等到那一天吗?

国民党监狱

这一天,还真是被他等到了。随着国民党的节节败退,淮海战场不断吃紧的情况之下,急于补充兵源的国民党方面,开始强迫俘虏营的人员加入军队当中。

不久,柴云振便从俘虏营中释放出来,随即被塞进了黄维兵团的新编75师战炮连当中,成为了一名炮兵。

让柴云振打解放军自己人,这对于他来说,自然是一百个不乐意。因此,在战争当中,他经常会故意打偏、打错位置,同时,伺机寻找归队的时机。

不久,解放军对双堆集发起总攻,看着国民党部队一触即溃的情势,柴云振趁着部队败退,爬出工事,冒着枪林弹雨,迅速跑回到了自己人的阵地当中。

双堆集歼灭战

“总算回家了!”回到解放军阵地上的柴云振大声喊着,宣泄着自己心中的兴奋和激动,自己终于坚持到了重归解放军队伍当中的那一刻。

其后,柴云振随着部队参加了渡江之战、剿匪作战等一系列解放战争。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解放,柴云振原以为,革命胜利在望,自己不久便能回故乡伺候老娘了。

然而,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,让柴云振这个朴实的想法不得不再次向后推延。国比家大,一直以来都是柴云振信奉的理念,自己想念妈妈,别的战士们难道就没有妈妈了吗?如今国家面临威胁,自己又岂能袖手旁观,擦干思乡泪的柴云振,再次随军踏上了新的征途。

雄赳赳,气昂昂跨过鸭绿江

柴云振也没有想到,这一去,自己竟成了中、朝两国,家喻户晓的名人。

朝鲜战场

1951年3月,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15军45师,警卫连一排一班班长的柴云振,随着师直属机关人员的队伍,乘坐车辆,趁茫茫的夜色,跨过鸭绿江大桥,进入了朝鲜境内。

作为一名警卫连战士,柴云振主要负责首长们的安全任务,上战场、亲临一线的战斗机会不多。因此,一直到第五次战役之时,柴云振等人始终没有下到战斗连队作战的机会,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,革命需要自己在哪里,自己便义不容辞,服从到底。

因此,虽然柴云振也想像其他战斗英雄一样,端起枪、冲锋陷阵,但使命所在,自己只能在后方,坚守职责。

然而,时代总会留给英雄登台的机会。

1951年5月21日,第五次战争第二阶段战斗结束之后,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兵团开始于23日向北转移。美军新任第八军军长李奇微纠集4个军共13个师的兵力,以摩托化步兵为主力,在大炮、坦克、飞机等现代化武器配合之下,沿着公路开始向我军进行全线追击。

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图

为了确保志愿军司令部、东线主力兵团、志愿军后勤部总兵站顺利转移,柴云振所在的45师接到命令——务必于5月28日前,赶到江原芝甫里地区,并在此构筑工事,坚守阵地,阻击敌人10天。

芝甫里地区——西有汉滩川,东有角圪峰,中间是抱川至金化的公路,是通向金化的重要屏障,敌人想要北进追击志愿军,就必须要突破此地才能前行。

而朴达峰又是芝甫里的战略要地,因此想要保证我志愿军方面的战略部署顺利实施,则必须要守住朴达峰一线。

此时的战况,敌我优劣非常明显:

来犯之敌是装备精良、战员齐整、机械化程度极高的美3师、美15师以及加拿大25旅。同时芝甫里一带,前沿有数条通向敌方的谷地,便于敌人集结而不利于我方观察,其间还有两条公路贯穿我方防御地带,使得我军阵地极容易被对方机械分割。

我方这边,部队尚未休整、物资没有充足补给,战斗连队人员伤亡也没有得到补充,步兵营以下多数减员达到50%。

6月4日,进攻五日依然没有打开局面的敌军,开始转而集中力量攻击朴达峰阵地。在大炮、飞机、坦克的支援之下,大批黑人团,采用蜂拥而上的“羊群战术”,向志愿军45师134团3营防守的朴达峰阵地发起猛烈进攻。

朝鲜战争中的黑人团

战争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,我志愿军打退了敌人数次的进攻,自身也承受着极其惨烈的牺牲代价,负责防御阵地的7连、9连相继全体阵亡。9连战士抱着人在阵地在的战斗意志,与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展开了激烈战斗,从连长、指战员到通讯兵,全部壮烈牺牲,只有一个负伤的卫生员,最终拉响了手中的手榴弹,与阵地化为了一体。

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,使得朴达峰阵地最终失守,而这一战略要地的丢失,也使得3营指挥所顿时暴露在了敌人的攻击之下。此时,134团全团的战斗人员,只剩下600余人了,用这数百人抵挡数万人的进犯,困难可想而知。

为了加强防御力量,45师师部决定,派出师警卫连一部分战士,补充134团战斗人员序列,同时调配一个战防炮连,协同作战。

就这样,柴云振被安排到了3营8连担任7班班长,当他接到营长命其夺回丢失阵地命令之时,他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活着下来,更没有想过,自己竟然能够一战成名。

激战朴达峰

就这样,柴云振带领着七班的全员——3个士兵,踏上了收复丢失山头的征程。在我们如今看来,一个四个人的战斗小组,想要击败数百人防守的阵地,实在是太过儿戏了,然而,柴云振等人却让我们看到了,那个年代的老兵,确实做到了人定胜天!

此时,占领我主峰阵地的敌人,正一面忙着修工事,拉电线,一面忙着用机枪组成密集火网,企图封锁我军反击道路。

经过仔细观察,柴云振决定由四班战士负责正面机枪掩护,自己则带领7班这三个人,分成两个战斗小组,从敌人山头的两侧火力盲点迂回上去,对那里的敌人实施突然袭击。

趾高气扬的敌人占领了山头之后,压根没有料到我军竟然会这么快就发动反击,因此当柴云振等人冲上山头之后,没有防备的敌军顿时乱作一团,狼狈逃窜,我军顺利攻占了第一个山头。

朴达峰战役影像

在攻占第一个山头之时,有一名战士不幸中枪牺牲,此时的战斗小组,只剩下了三人。这三个人随后一鼓作气,趁着追击溃败敌人之时,顺势又攻上了第二个山头,此战之后,柴云振身边便只剩下了一个姓林的小战士了。

此时,柴云振收复失地的任务已经完成,他原本可以坚守待援,但此刻柴云振却发现,先前撤下的溃军正向着另一个更高的山头跑去,那个山头比我军主峰阵地都高,居高临下,对我方防御有着很大的威胁。

如果能够拿下这个山头,那么敌人想要反扑,就困难得多了。这个念头在柴云振的心头一闪,随后他便决定,攻下这个山头。

两个人的战斗小组,在第二个山头进行了短暂休整之后,便向着第三个山头悄悄发起了冲锋。第三个山头是敌军的指挥所所在,柴云振两人跟在溃败敌军的后面,向着第三个山头摸了上去。不久,一个指挥官模样的军官,从碉堡里钻出来,他挥着手,想要阻止溃军士兵们继续逃亡。

擒贼先擒王,柴云振抬手就是一枪,将这个指挥官顿时击毙当场,而剩下的那群人,以为志愿军大部队到了,顿时化作鸟兽散,甩掉枪支,便向山下逃亡。柴云振和小林两人赶了上去,抱起机枪,猛烈地扫射着溃逃的敌军,顺势将第三个山头也攻占了下来。

打着打着,两人身上没有手榴弹了,柴云振让小林去附近搬一箱,结果等了好久,也没见对方回来。一找,才发现小林在搬木箱之时,不幸被敌人的流弹击中,已经壮烈牺牲了。

此时这个最高的山头之上,只剩下了柴云振一人,孤独、倔强地坚守着。

重伤复员

坚守待援的柴云振趁着敌人溃退下去的时机,开始搜索敌人阵地附近的坑道。攻占敌人阵地,最怕没有发现隐藏的敌人,万一这阵地上藏有敌人,趁自己不注意,冷不防给自己一个黑枪,那先前战友们的努力、牺牲,可就都白费了。

柴云振从拿着敌人手中夺来的卡宾枪,在阵地间仔细搜索着,在走到交通壕附近时,突然从里面窜出了四个黑人士兵,柴云振赶紧开枪打倒了其中三个,而剩下的那个则趁着柴云振枪歇人停之际,欺身冲了上来,猛地将柴云振手中的枪械撞飞了出去。

手中没有枪支的柴云振只得跟对方展开肉搏,两人便在这充满泥水的交通壕里翻滚、厮打着。由于志愿军一直补给跟不上,战前柴云振吃得很少,本来就是忍着饥饿作战,先前又连续攻占了三个山头,体能消耗巨大。

因此,在跟人高马大的黑人士兵搏斗之时,渐渐有些体力不支,在慌乱之际,他的手碰到了地上的一个美式手榴弹,“要死,也要拉着你垫背!”柴云振狠下心,准备拉响手榴弹,跟对方同归于尽。

然而,对方那名黑人士兵也很机灵,他腾出一个手,夺下了柴云振手中的手榴弹,扔出了战壕。随后拿起一块石头,狠狠往柴云振头上砸去,血顿时顺着柴云振的面颊流了下来。

柴云振的宣传画

也不知道被砸了多少下,晕乎乎的柴云振虽然力气使不上来,但他还是拼尽力气,伸出手去,想要扣瞎对方的眼睛,结果指头一滑,正好插入了对方的喉咙当中。情急之下,那名黑人士兵生生咬断了柴云振的手指,一股钻心剧痛,让柴云振顿时晕厥了过去。

正当那名黑人士兵准备结果柴云振之时,赶来支援的四班战士登上了第三个山头,枪声大作起来,那名黑人士兵一看志愿军大部队赶来,赶紧仓皇而逃。

浑身是血、奄奄一息的柴云振被战友们背下了阵地,营长武尚志赶紧叫来卫生员为他进行简单包扎,柴云振支撑着身体,将战斗经历对营长做了简单汇报之后,便头一歪,昏死了过去。

等他再次醒来之时,已经身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绥远军区后方医院之中。

在这里,柴云振的伤势逐渐好了起来, 一个月后,当能够自行站起行走的柴云振提出要回归部队之时,医生却告诉他。因为他的头部被砸伤二十多处,其中十几处受伤严重,留有严重脑震荡的后遗症,今后会经常头疼头晕,已经不适合再作剧烈运动了;而且他的右手食指被咬断,也不方便再开枪射击了。

也就是说,柴云振归队的希望不大了,只能伤愈之后,复员转业到地方上去。对于一个战士来说,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让他离开自己心爱的部队,离开那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。柴云振坐在病床上,呆呆地坐了一个下午,不甘心的他给原部队连写了两封信,提出想要继续战斗的请求,但始终没有收到任何回应。

最终,柴云振怀着深深的失落,带着1000斤大米(字条)的复原费和三等乙级残废证明,回到了自己的家乡——岳池县罗渡区大佛乡园艺场村。

在这里,他见到了11年没有见面的母亲,母子两人抱头痛哭,母亲拉着柴云振那个残废了的手,不停地抚摸着,心疼地直掉眼泪,她一面哭一面说:

“回来就好了呀,回来就好了呀。”

失踪的英雄

当柴云振返回故乡之时,朝鲜战场之上,志愿军第三兵团全体战士们正在召开着一个独特的庆功大会,庆功大会的主角柴云振,因为无法找到,只能缺席领奖。

朴达峰阻击战中,柴云振率领七班战士连续夺回三个山头,歼敌200余名,缴获机枪5挺,电台1部,仅柴云振一人,便消灭敌人100余名,打死指挥官一名。正是朴达峰战役的胜利,使得芝甫里防线最终捍卫了我方司令部、后方医院的安全转移。

15军军长秦基伟

因柴云振在此战当中,起了关键性的作用,为此,1952年5月,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,记特等功一次。然而当人们等待英雄领取勋章之时,才发现,柴云振竟然不见了,而且联系整个后方医院,竟没有一个伤员叫“柴云振”的。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我们先前说过,柴云振这个名字是一次偶然的误会。

因为他的本名叫柴云正,到了部队之后,又改名柴云政,先前警卫连向8连移交作战人员名单之时,警卫连文书董贵臣负责念,8连文书付光楚来作记录。因为董贵臣是山东人,口音里的“政”和“振”很接近,所以付光楚没听清,便记成了“柴云振”,结果就凭空出来了一个档案里查不到的“柴云振”。

而真正的柴云振住院记录、复员证上的名字,都是柴云政,谁也没想到名字可能错了,因此也没有人想过再去警卫连核对一下,这也是为什么部队总也找不到柴云振的原因所在。

朝鲜博物馆里的柴云振遗像

后来,因一直找不到这位战斗英雄,很多人都猜测,是不是柴云振已经牺牲了?以至于朝鲜平壤的卫国战争博物馆里一直高高地悬挂着他的“遗像”,而他的光辉事迹也被写进了朝鲜的小学课本当中。

在朝鲜国内,每个人都知道,当年有个叫柴云振的烈士,在朴达峰战役当中壮烈牺牲了。

寻找英雄

回到家乡的柴云振,并没有把自己在朝鲜战场打过仗的光荣经历挂在嘴边,他和许多复员转业的军人一样,将过去的荣耀深藏,默默地沉浸在平凡的工作当中。

在军队,他是一个钢铁战士,在地方,他是一个先进的劳动者,柴云振先后担任过大队长、乡长,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,他将在军队里的朴素、清白、善良之风,带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之中,“老柴是个好人”,也成为了每个提及他的人对他的由衷评价

劳动中的柴云振

三十多年里,这位老兵一直甘于平凡,即便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,也没有去向组织抱怨、索求过。当年家里困难,全家人饿得没有粮食吃,自己的小女儿昌兰还因为吃野菜中毒,在妻子的怀里断了气,这让柴云振痛苦不已的同时,也面对着家人的深深指责,面对妻子的抱怨,柴云振叹了口气:

“我打过仗不假,但我只是一个活下来的老兵,其实能活下来就已经很幸运了。战场上的那些光荣,都是埋在土里的烈士们挣得的,我有啥功劳去问国家要粮食?”

柴云振一家照片

也正是因为他的沉默无声,让一直苦苦寻找他的组织,始终没有发现这位英雄的踪迹。寻而不得的结果,让15军的老首长们倍感惋惜:

“我们部队在战争年代出现了不少英雄、功臣。但其他人不管是牺牲的,还是活着的,都有下落,唯有柴云振始终没有找到。党和人民给予英雄的荣誉,我们没能亲自交到英雄的手里,实在有愧于人民,有愧于英雄本人。”

1980年,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来到北京,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。期间金日成再次谈到了当年这位立下大功的神秘英雄,并向邓小平询问是否找到了这位战士,当他得知依然寻而未果的消息之后,金日成也同样感到了深深的遗憾。

金日成和邓小平

会后,邓小平下达指示,“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,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,哪怕是大海里捞针,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。”

随后,寻找英雄的工作开始大规模展开。

因为名字有误,所以柴云振的档案查找不出来,工作人员只能从他人口中,柴云振1949年入党这个信息开始查找。他们以太行山为出发点,沿着当时军队的足迹,向20多个省发了问询函,并向柴云振可能在过的部队发出60多封信件。然而所有的回信都让工作人员感到了深深的沮丧,回信里的内容大多是查无此人、或是对柴云振同志的出身、家庭住址不太了解。

1984年,军队首长们再次派出数位工作人员,亲自沿着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一带,查找烈士,然而查找了半年多,却依然没有任何头绪。

正当工作人员陷入一筹莫展之中时,先前询问的8连文书付光楚发来了一封回信,信上说:

“当年还有一个人和柴云振一起,从警卫连补充到8连当中,这个人叫孙洪发,如今转业在山西省阳泉市。”

喜出望外的工作人员赶紧来到山西,找到了孙洪发。对于柴云振,孙洪发自然了解,当年柴云振被美国黑人士兵砸得头破血流,还是孙洪发给他包扎之后,将他背下了山头。但问起柴云志家庭住址之时,孙洪发却也答不出来,因为当年大家都是一心打敌人,很少谈起自己的家乡。不过孙洪发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,那就是柴云振的口音像是四川人。

得到这个重要线索之后,工作人员不久便在《四川日报》上发出了一则“寻人启事”。

转载的当年《四川日报内容》

柴云振原系我部八连七班班长,在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,英勇杀敌,荣立特等功,并授予英雄称号。因负重伤,回国住院,与部队失去联系。本人见此启事或知其下落者,请速与湖北省孝感市39155部队政治部联系。

寻找特等功英雄的消息一出,顿时在四川省内掀起了阵阵涟漪,许多人都在猜测这个英雄到底在哪里,为何几十年都找不到他?这里面也包括柴云振的儿子,柴兵荣。

柴兵荣拿着报纸给父亲看,可柴云振总觉得这不是自己,自己叫“柴云政”,人家报纸上找的是柴云振。但这上面连队、时间、地点却又和自己的经历分毫不差,这让柴家父子也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当中,儿子柴兵荣劝父亲道:

“既然是部队召唤,哪怕找的不是我们,见见老部队的人,不也挺好吗?”

最终柴云振拗不过儿子,同意了去湖北看看。1984年9月23日,柴云振来站到了部队门口,一晃三十多年,自己再次回到军营当中,这个当年跟美军拼杀都没有叫过苦的铁汉,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。

柴云振

就这样这位被组织上找了三十多年的老英雄,最终被找到了,等了三十多年的勋章和荣誉,终于交到了英雄的手中。

老兵不死,只是凋零

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特等功臣找到了的消息,传遍了全国,也传到了朝鲜国内,金日成闻讯发出邀请,希望这位战斗英雄能够来朝鲜一叙。

勋章满身的战斗英雄——柴云振

1985年,经中央军委批准,柴云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的成员,前往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。

“活烈士”归来,朝鲜方面非常重视,人民军总参谋姜成山将军亲来机场迎接,并亲自将其扶上小车。这位备受朝鲜人民爱戴的战斗英雄,在一片“志愿军万岁”的口号声中,来到了玉流馆住地,受到了热情的款待。

金日成和柴云振(右三)合影

10月23日,金日成签署了中央人民委员会政令,授予柴云振等人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。”在授勋仪式之上,金日成说道:

“在朝鲜人民最困难的时候,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了朝鲜,同英勇的朝鲜人民一起流血流汗,打击敌人。不少人牺牲在我们的国土里,埋在了朝鲜的土地上,朝中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,像鸭绿江水,永远流不尽。”

站在台上的柴云振顿时泣不成声,他想到了那三个随他一起冲锋、最终牺牲在阵地上的小战士们,如今,自己站在台上领取的这枚奖章、这份荣耀,其实也是代他们领取的。

回到北京,原15军军长、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将军专门为柴云振设宴接风。席间,秦基伟问柴云振:

“你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吗?”

柴云振摇摇头:

“我那一个班的战士都牺牲了,就剩下我。我活在世上,应该代我的战友做点事。我对组织上没有任何要求。”

顿时,全场寂静,秦基伟向柴云振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,不知谁轻声地哼起了那首熟悉的曲调,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......”

年迈的老英雄

2018年12月26日,战斗英雄柴云振安详离世,享年93岁。

这个被中、朝两国牵挂多年的英雄人物,自此落下了其传奇的人生帷幕。老兵不死,只是凋零,柴云振老英雄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,然而他的故事,却依然在我们的记忆当中,延绵传颂。

谨以此文纪念传奇人物——柴云振,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,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,不忘先烈,砥砺前行。

参考文献:

《埋名英雄柴云振》

作者:piikee | 分类:八字起名 | 浏览:6 | 评论:0